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,您的生活服务帮手
其他厂商纷纷模仿,用理想打败理想?
网友说,这是理想当前被围剿的困境,也是不得不面对现实……。
迫于市场的压力!
5月21日,理想的L系列车型的年产量从56万辆下调至52万辆,而纯电产品的年目标产量则从5万辆上调至12万辆。
但仍距理想理想汽车2025年年初定的销量目标少8万辆,2025年理想汽车全年排产目标为70万辆。
也就是说,理想汽车下调11%的全年目标。
为什么会调整呢?因为主力L7/8/9,三个车型的销量已不复当年勇了。
更重要的是,被寄予厚望当家花旦L6焕新版订单不及预期。
同时增程市场竞争异常加剧,各大车企纷纷进军增程市场,理想L系的各个区间段产品,几乎都面临着更便宜车型的竞争、如问界M8、深蓝318、腾势N9、领克900……。
所以,导致理想汽车后续增长乏力,不得不承受从“蓝海”到“红海”的生存挤压。
唯一值得理想骄傲的是理想纯电上调7万辆。
至于纯电i系列,如i8、i6出来之后,能不能在半年里完成12万的销量,网友猜测大概率完不成。
有网友问理想为啥突然卖不好了,到底因为啥?
首当其冲的是产品青黄不接,MEGA纯电MPV的滑铁卢打乱了技术转型节奏。这款定价55.98万元的旗舰车型,上市首月退订超1万单,全年销量仅1.1万辆,不及预期的三分之一。
其次视觉误检导致的辅助驾驶事故、智能泊车系统漏洞等负面事件,更暴露出理想在纯电技术储备上的短板。
然后是技术路线的战略摇摆,当华为ADS 3.0实现226城无图智驾时,理想AD Max仅覆盖45城;宁德时代5C超充网络铺开之际,理想的超充站数量不足竞品四分之一。
华为问界M9以38.98万元起售价截胡高端市场,比亚迪唐L以22.98万元价格锚定中端,小米YU7携生态优势虎视眈眈。
压力陡增的本质是增程技术壁垒被突破,中大型SUV市场沦为红海,而理想却未能在纯电与智能化领域建立新优势。
卖不好,也就是技术优势不在了,可替代竞品层出不穷了。不知道大家认可博主观点不,欢迎大家留言评论……。
2025-05-23 23:01:13
2025-05-23 23:01:13
2025-05-23 23:01:13
2025-05-23 23:01:13
2025-05-23 23:01:13
2025-05-23 23:01:13
2025-05-23 23:01:13
2025-05-23 23:01:13
2025-05-23 23:01:13
2025-05-23 23:01:13